清華大學南加州校友會成功舉辦第二屆「梅貽琦學術文化講壇」
清華大學南加州校友會於2020年12月28日晚舉辦了第二屆「梅貽琦學術文化講壇」,邀請傑出校友學者和藝術家做主題演講。來自南加州及全美國、加拿大和日本的六十餘位校友及各界友人在線出席了這次講壇。

在齊唱校歌之後,羅重陽會長致歡迎詞。一年前梅校長130週年誕辰之際,清華南加州校友會曾舉辦了第一屆梅貽琦學術文化講壇,而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我們在網路上舉辦第二屆講壇。梅校長為清華辛勤工作近半個世紀,是清華史上任期最長的校長。他倡導學術自由,認為"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他推崇通識教育,在他擔任教務長和校長期間,清華在人文、科學、工程等各個領域都取得了飛躍發展,有包括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等一批大師。羅重陽表示,梅校長的教育理念對清華、對中國的教育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世世代代的清華人將永遠懷念他。
王禮達理事長畢業於新竹清華。他回憶起當年在新竹清華求學感受到梅校長的影響。新竹校園山坡上的梅園就是梅校長的墓園,那裡種了幾百棵梅樹。新竹同學們每年都會參加校園五公里賽跑,其終點就在梅園。王禮達說,梅校長在美國麻州求學期間成為基督徒,對他有深刻的影響,在日後他擔任清華校長時始終持為大家服侍的心態。梅校長一生廉潔奉公,他長期負責管理清華的巨額庚款經費,但從來不取分文,每一賬都記得清清楚楚。梅校長一直到去世時都很清貧。清華師生們都把他尊為永遠的校長。
隨後,觀眾們欣賞了電影《無問西東》裡描繪梅校長關懷指點清華學生的片段。

本次講壇邀請了清華校友、UCLA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機械航天系的李曉春教授來做"超長納米金屬線的製備及其改變未來的應用"的學術報告。李教授介紹了線狀納米材料的研究現狀,他說,現在工業界的各種納米線都無法做到足夠長度,尤其是金屬納米線的應用受到了很大的局限。他的研究組在多年納米冶金經驗的基礎上成功地製備了超長的金屬納米線,這將在工業界有非常廣泛的應用。李教授說,他的研究得益於在清華求學期間打下的堅實的基礎和廣泛的知識涉獵,是與通識教育的理念分不開的。

金書銘先生是清華工科畢業的高材生,但是他在美術上卻也有非常高的造詣。他為大家做了主題為“畫筆下的清華記憶”的個人美術展。他深情地回憶起清華校園四季美麗的風景,許多地方都留著歷史人物的足跡。雪中的聞亭曾讓他流連忘返,二校門讓他想起梅校長曾經每天走過的身影。我們想念母校的時候,作畫是一種寄託和思念。觀眾們欣賞著金先生這些畫作,讚歎不已!


安鋒博士是 iCET 能源和交通創新中心創始人,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導師。他的演講主題是"清潔能源的未來及智庫在發展決策中的角色"。他介紹了目前全球汽車業轉型的趨勢,包括各國徹底淘汰燃油汽車的時間表。世界的出行正朝著電動化、自動化、共享化這三個革命性的方向發展。作為能源交通方面領先的智庫創始人,他幫助中國制定了未來淘汰燃油汽車的計劃。他還介紹了智庫在美國政治與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不知不覺中兩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晚上10點多,講壇接近尾聲。在美國和加拿大東部地方的觀眾那裡已經過了午夜。大家依依不捨,紛紛在Zoom會議室裡互相問候。我們約定,明年此時再來參加梅貽琦講壇,讓清華的傳統發揚光大!
清華大學南加州校友會
歡迎關注我們!
微信公众号ID :thuaasc
關於我們
清華大學南加州校友會成立於一九七零年, 協會宗旨在於促進成員之間的情誼, 並支持成員個人發展及母校清華大學的成長。首任會長為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朱棣文之父朱汝瑾學長, 創會者還包括梅貽琦校長的長女梅祖彬學長等一群前輩校友。
校友會主要包括南加州大洛杉磯,爾灣,及週邊地區, 由來自北京和新竹的兩岸清華校友組成。經過四十多年來不斷成長發展,校友會目前已有上千名註冊校友。
長期以來, 清華大學南加州校友會以促進兩岸清華校友的聯誼與交流為目標, 積極成立眾多聯誼及專業社團。目前包括排球隊,跑步隊,乒乓球/羽毛球隊, 合唱團、 室內樂團、舞蹈隊、 開心相約精英 (PHD),職業發展與導師俱樂部,創業投資俱樂部, 以及房地產俱樂部等十個俱樂部。